17日上午,韦源口镇茅村村脱贫户费新治提着鸽子乐呵呵地送到费新大老人手里。当天,在村两委干部的引领下,他将自家养殖的肉鸽44只,赠送给本村22位高龄老人。
“治元(费新治小名)你腿脚不方便,养个鸽子也不容易,经常送给我们这些老人吃,真是受当不起啊!” 82岁的费新大接过费新治送来的鸽子激动不已。
费新大跟费新治是同村同辈,但并无血缘关系。这已不是费新治第一次给村里老人送鸽子了。
今年58岁的费新治在1992年的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左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原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深度贫困。虽然后来装了假肢,但还是因为行动不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勇气。
前些年,费新治的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帮助他争取了产业帮扶奖补政策,发展白茶种植50亩。
2018年,费新治被阳新县评为“脱贫模范户”。2019年,驻村单位中国银行阳新支行又为他争取了产业发展帮扶资金5万元,帮助他家发展肉鸽养殖业。
村两委还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费新治家的白茶、肉鸽都有了不菲的收益,不仅实现脱贫,而且还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
脱贫不忘感党恩。日子越过越好的费新治萌生了要回馈村里的念头。每年,费新治的茶山会带动村民临时就业:补苗、除草、施肥、采茶,工资120元/天,只要去干,一个人一年可以增收5000元左右。他有意聘请村里的脱贫户到茶场帮忙干活,增加他们的收入。
不仅如此,费新治还经常把自家的白茶和肉鸽赠送给村里的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
“不是大家的帮扶,我不可能有今天。我虽不是党员,但也知道人不能忘本的道理,这些事都是微不足道的。”18日下午,面对村民的赞誉,费新治还有些不好意思。
村支书费隆源点赞到,费新治用实际行动反哺村里,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也为村里发扬和传承孝敬老人的传统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全村人学习。
通讯员:梅月琼 倪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