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在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开展了一个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民俗活动——接”太王“。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李姓、徐姓、黄姓、何姓、费姓五姓八庄轮流承办,由承办的庄门出资、出人组成“接太王”队伍。
今年是何姓“接太王”,“太王”由16人抬大轿,身着长袍古装的长老们扮文臣武将在前面开道,后随小车100多辆、马有近百匹,马上坐着古装打扮浓妆艳抹的少男少女。旌旗涌动,“接太王”的队伍浩浩荡荡,他们扛着特制的杏黄旗(百姓献给“太王”的礼物),所到之处,锣鼓开道,炮声如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形同古时候的皇帝出宫。
据悉,太子“接太王”是黄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接太王”这个传统从何而来呢?当地民间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千百年前的一个农历十月十五,当地八个庄门的百姓因遭雪灾,无法交纳皇粮。正在发愁的时候,百姓得到一个刻有“石敬塘”(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名字的木头显灵护佑,于是顺利的交了皇粮。此后八庄百姓信守承言,将木头重塑金身,尊为“太王”,轮流供奉。各庄们约定,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作为各庄门接送“太王”的日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如今,这一活动成为太子镇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动。
通讯员:曾邦勇
监制:刘俊
编辑:胡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