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生活过得更加宽裕,阳新县一名游手好闲的“啃老族”男子使用“一人分饰两角”的“戏精”伎俩,同时扮演“客户”和“法官”两个角色,以自有门路助人讨债为诱饵,骗取一名残疾人士的钱财3700余元。11月2日,阳新县公安局民警在这名嫌疑人的家门口将其抓获。
10月29日中午12时许,李先生向阳新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人诈骗了,损失几千元。
该所民警方煊楠初步了解获悉,残疾人士李先生在阳新县经济开发区某街道经营瓷砖销售生意,10月中旬的一天,通过一个工作交流微信群,客户“马飞”加其为好友,自称需要购买一批瓷砖。李先生见客户“找上门”来非常开心,其后,还驾车接过“马飞”到店面实地看货,因对方所需的某款瓷砖库存不足,便向对方说明情况,若要补货需要预付一定数额的定金。之后,“马飞”以其它理由并未及时支付预付款,但仍然与李先生保持着断断续续的微信联系。交流中,李先生无意间说出自己的苦恼,生意上难免有些债务纠纷,虽然欠款人迟迟未还钱,而自己忙于生意尚未抽出时间去法院起诉。这时,“马飞”便称其有一张姓姑父在阳新县人民法院工作,他愿意托其姑父解决此事。过后,李先生与“张法官”也联系对接上。从此,“马飞”和“张法官”二人分别以出面办事先要递送香烟和请客吃饭等“茶水费”,及需缴纳诉讼费、立案费等费用为由,“二人”前后多次向李先生索要费用共3770元。而且,对方还在以其它名目要求继续转钱,而追回债务一事却不见进展,心生疑虑的李先生这才意识到可能被人骗。
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然而,骗子的支付宝等账号并非实名认证,经过多日分析研判,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吴某(现年27岁,阳新县白沙镇舒畈村人)。11月2日下午5时许,在阳新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的协助中,方煊楠一行在吴某家门口,将正在吃零食、喝饮料的他抓获归案。
经审讯,吴某对自己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实,吴某以“马飞”为名,利用李先生讨债心切的心理,以不同的手机号,一人分饰“马飞”和其姑父“张法官”两个角色,通过微信、支付宝轮流切换操作的方式,骗取钱财。
据了解,近年来,曾经外出务工的吴某回乡后,无业靠父母,平时手头拮据,为改善生活,他便谋划这样一出牟取钱财的歪门邪道。零散向李先生骗财到手后,均已挥霍一空。
目前,吴某因涉嫌诈骗已被阳新县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通讯员:杨慧兰
责编:秦晨欣
审核: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