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股金+现金 官塘村人的“金”色致富路

2023-04-13 08:54   湖北农村广播  



在党建引领下,官塘村“群众联通,产业联动,乡村联治”、村民们得租金、股金、薪金,“三联”“三金”,让官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

图片



官塘村一角


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星罗棋布的生态产业园……一走进官塘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就在记者的眼前徐徐展开。


“土地流转有租金,资源流转有股金,家门口做事有现金,所以,我们的群众都很有干劲。”说起村里人如今过上的好日子,官塘村党总支书记侯安坚很是自豪。



近年来,官塘村坚持“党建引领——群众联通,产业联动,乡村联治”的发展思路,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长乐港水域宽广、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的资源优势,挖掘文化生态资源,聚力做好产业发展文章,大力发展田园经济,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官塘村的种植基地

后面的红顶建筑是官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我们村是个大村,人口比较多,原先村民的收入比较少,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有些土地都荒芜了。”程良栋是村里的老支书,退休后在村中发挥余热,担任官塘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他告诉记者,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因此近几年村里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我们在外面学习,发现稻虾有发展的前途和潜力,我们就在村里开座谈会,吸引能人回家乡发展!”



官塘村的虾稻基地


2018年,在外从事消防车经销的舒思地听说家乡正在谋划发展稻虾产业,他立刻响应号召回到官塘村建起了虾稻共作产业基地。

舒思地的公司落户官塘村后,前后两任村总支书记接力到基地挂点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公司经营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帮助公司争取产业政策,对接相关部门,为公司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支持,现在舒思地的虾稻基地已经发展到1100多亩。

苏思地货车上的宣传板


五年来,官塘村先后引进了三金生态白茶、佰利恒杂柑、柏树基尾虾、逸青云小香葱、鹏程生态科技示范园等一批优势产业。为了让引进的产业留得住,让带农富农的形势稳得住,官塘村修建了12.8公里通组公路,修通了3.5公里的产业路,沿长乐港的7处水毁工程得到彻底修复,还修建了5座泵站,4座跨港通车大桥,新安装了2台变压器,基本上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目前,官塘村的产业可直接为村民提供26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240万元,让留守在村里的辅助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尝到了看管孩子、照顾老人、务工看家两不误的甜头。

正在工作的官塘村党总支书记侯安坚


官塘村有12个自然湾、14个村民小组。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里的人居环境建设也没有落下。为了让每一位村民都参与其中,官塘村成立了以村民理事会、湾组评议会、监督委员会、乡贤联谊会、治理先锋队和支援服务队为村中自治管理核心的“四会两队”,并将党员干部与“四会两队”相结合,实现党群联通。近年来,官塘村党群同围一张桌、共商湾组事200多场,在乡村建设中有效达成共识、化解纠纷矛盾。

官塘村组织机构图


官塘村开展绿化建设时,积极征求群众意见,最终达成大家都满意的方案:由村里向群众免费发放树苗、花卉苗,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自建篱笆式简约围墙和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等。由于意见统一,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共建成1500米篱笆式简约围墙和96处“小三园”。

官塘村的简约围墙与小菜园


村民陈世甫已年过七旬,是村里的老党员。当村里推进共同缔造工作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只要有时间,需要人,我们都去参与。”他主动拆除了门前破旧的棚屋,在房前屋后建起了生态菜园和绿色庭院。“只有干群一致,齐心协力,我们的村子才会越来越美。”

陈世甫家门口的小菜园



从党群联通、产业联动到村组联治,官塘村践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互促互进。如今的官塘村,产业活起来,村庄美起来,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几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25万多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56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




通讯员 | 江显平 朱兰青 汪鑫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04/202304/879a1030814ee384df6e4da06250ece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