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假期即将来临,学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请务必对孩子的行踪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为了您孩子的安全与身心健康,县教育局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谨防溺水风险
天气转暖,因野外游泳、嬉水等引发的溺亡事故将进入高发期。
防溺水的几大原则
1.坚持“七不”原则: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可擅自下水施救。
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
2.做到 “两会”原则: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学习“四不要”原则: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寻求成人帮助。
发生溺水,如何应对?
1.溺水自救:
» 保持冷静、放松全身,让身体自主向上浮;
» 尽量仰头,使口鼻露出水面;
» 甩掉鞋子、扔掉重物;
» 有漂浮物时尽力抓住。
2.施救溺水者:
» 大声呼救或向周围大人求救,并报警;
» 就地取材,巧用工具(救生圈、木板、竹竿、绳子等)施救;
»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迅速清理口鼻中的污泥,让溺水者仰头,抬高下巴帮助打开气道,同时叫救护车;
» 若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脱下溺水者外套,盖上毯子或干衣物。
二、防溺水,家长要起监护作用
1.发生溺水时,人不会拼命拍水或大声呼救,而是口鼻呛水后不能正常呼吸,也不能正常说话,很可能低头在水中静止不动,因此,要密切关注孩子游泳时的情况。
2.无论是否会游泳,均可能发生溺水,因此,不可因儿童会游泳或配备游泳圈等设备就掉以轻心。
3.正规的游泳场所也可能会发生溺水,即使有救生员,也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及时看顾到每一名儿童。家长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4.下水救人应由专业人员来施救,尽量避免会游泳的未成年人下水施救。
玩水注意事项
水上游玩这3点须牢记:
1.救生衣=生命衣
不管是乘船还是漂流,不穿救生衣就等于是开车不系安全带,一旦发生事故,风险非常大。救生衣不仅能有助于水中自救,还能增加被救援发现的几率,从而增大生还机会。
2.未成年人需要成人看护
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人一定不能缺席。家长除了做好穿救生衣等防护措施,还要注意看好孩子,以防发生突发事故。
3.游玩前,先做好功课
体验水上项目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要看天气状况是否允许从事这一水上活动;还要查看提供水上设施的场所资质是否合格,设备是否安全等。
三、确保出行安全
假期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常记于心中。
1.出行要提前规划,错峰出行,注意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3.未满12周岁不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4.不在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或车辆盲区玩耍打闹。
5.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6.切勿乘坐私揽客源、无营运资质等“黑车”,不乘坐违规三四轮车。不坐超速、超载、酒驾的车辆。
7.到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
带着孩子出门在外,要预防孩子走丢,还要小心被坏人盯上,以防发生拐骗意外。
1.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孩子交给他人照看,如特殊情况一定要交予可靠的人,尽量不让孩子单独外出或在外留宿,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2.家人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时,最好是抱着或是拉着孩子的手,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3.不要单独带孩子去偏僻、人少的地方,以防范遭遇坏人,发生事故。
4.教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住址、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等等;告诉孩子在外遇到问题时,可以向穿制服的人员求助;对孩子进行模拟情况的训练,学会自我保护和正确求救。
四、关注心理健康
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比分数重要,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氛围,关注观察孩子的情绪,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注意亲子沟通,教育孩子多与亲朋好友交流,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个性特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正确合理对待考试成绩,对孩子提出适度期望,坚其意志,教其勇于面对挫折。
五、注意食品卫生
假期里,无论是居家用餐,还是外出用餐,都需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1.外出就餐时要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等。建议选择食品安全条件较好、设施齐全的餐厅就餐,选择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
2.就餐时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3.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炸、烧烤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饮酒,以免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或其他疾病。
4.不吃不洁食物、过期变质食物和“三无”食品,不吃不卫生小摊上的东西。
六、注意防火安全
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乱动煤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和一切有危险的物品。要教会孩子如:发生火情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要经常检查家庭的用电、用火器具,注意查看有无异常现象,做到人走火熄。外出旅游期间,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施放孔明灯、氢气球等。入住宾馆时,要先了解疏散通道等逃生线路,不在房间内使用明火。
七、居家安全
小长假里,即使没有外出游玩的打算,居家安全教育也不能松懈哦。
1.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乱动电线、不玩插座、开关、打火机等。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2.不要触碰带电的物体,包括电线、插座等,不要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电源等,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
3.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4.严禁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
5.要教育孩子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
八、加强家庭监管
家长要对孩子的去向多加关注,教育孩子不到营业性网吧上网,不到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游戏机室、台球室、歌厅、舞厅等地方玩耍。防止学生接触、吸食毒品,远离邪教、不参加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禁止观看黄色音像制品、报刊等。
九、预防沉迷网络
1.鼓励孩子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多和大自然接触。
2.多肯定、鼓励和赞扬孩子。当孩子内心得到满足,就不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求安慰。
3.手机和电脑设上密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每天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不超过1小时。
4.家长要以身作则,少看手机,少玩网络游戏。
5.教育孩子不欺凌其他同学,同时,受到其他人员欺凌时,主动告知家长和学校。
十、鼓励假期劳动
假期请广大家长帮助孩子丰富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相关知识经验,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可以让孩子参加大扫除、学做家务,体验劳动的辛苦,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了解劳动人民工作的辛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及其他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坚持阅读课外书籍和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十一、防诈骗安全教育
1.不透露自己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
2.不转账汇款给陌生人,也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长的银行账户。
3.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随意向网站、主播等充值打赏金钱。
4.要教育孩子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
5.不阅读浏览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诱导,不随意点击陌生文件,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尊敬的家长朋友,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阳新县教育局
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