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阳新:十里八乡爱听“老方讲党史”

©原创   2023-05-23 13:42  


“老方讲的党课很接地气,通俗易懂,我们基层党员都喜欢听。”5月22日,白沙镇退休干部方昌碧又到村组义务讲党课。刚讲完,大家围着他笑着说:“你虽然退休了,以后每年还是来给我们讲讲。”

今年62岁的方昌碧是白沙镇政府退休干部,曾任过村支书、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等职务。工作中,他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前几年,在快退休时,他发挥余热,,担任党史宣讲员,被基层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老方讲党史”。他曾被评为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最近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黄石楷模”。

勤学善思 提升党史宣讲能力

为练就扎实的理论功底,方昌碧充分利用业余休息时间,精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坚持阅读各类报刊,及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

方昌碧坚持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党史与实践相结合、读书学习与心得相结合。他常说,镇干部没有什么“老本”可吃,必须常“补钙”,常“充电”,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他购买各类党史资料11套,把学党史作为终身学习课程,融入日常生活,总是第一时间学习和掌握时事政治。他先后作学习党史笔记10余万字,撰写20篇党史宣讲文章,深受好评。 

注重效果 积极创新宣讲方式

方昌碧把党史烂熟于心,善于把党的政策同白沙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激情洋溢。他宣讲党史从不“炒现饭”,每次宣讲都有新的内容,联系实际,有血有肉,积极探索最佳的宣讲方法,力争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为了让每一次党史宣讲“入耳入脑入心”,他坚持用真心实意感动听众,让大家感受到“信仰是一种快乐,热爱是一种品质、真诚是一种力量、共鸣是一种幸福”。在演讲期间,会场中总是鸦雀无声,年纪再大的党员都不中途离场或交头接耳。每场宣讲结束时,党员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目送方昌碧返程,大家都惊叹说:“老方不愧是党培育出来的优秀党史宣讲员。”

3年来,方昌碧先后深入白沙镇38个村、68个组、23个机关企业,进文化礼堂、到房前屋后和田头地边义务宣讲党史140余场次,听众达2.6万余人,被当地干群誉为“退休不褪色、永为党站岗”的好党员。

立足阳新 红色种子播撒心田

为大力弘扬红色阳新精神,3年来,方昌碧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宣讲党的光辉历史以及红色阳新精神。他在宣讲中尽量结合真实故事来讲,做到主人翁“地方化”,使听众觉得榜样出自家乡、故事发生在身边,觉得阳新英雄模范辈出,真正可亲可信。

方昌碧认真筹备党史宣讲工作,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努力吃透所讲党史的精神实质,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宣讲设计,并反复斟酌细节,确保准确无误。他还经常向省市有经验的党史宣讲名家请教,力求宣讲环节能够尽善尽美。

方昌碧刻苦钻研阳新红色历史,用于摘录史料和革命故事的笔记就有11本。他在笔记里记录了阳新6名开国将军和两千多位革命先烈的事迹,还不辞辛劳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比如讲“阳新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罗伟”,他专门到罗伟故乡白沙镇同斗村找人访谈,翻阅村史。

由于他宣讲时立足乡土,事迹详实,故事逼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灵魂深处受到了震动。不少听众激动得热泪盈眶,一致表示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当好红色接班人……

通讯员:彭书桃

一审:马婷婷

二审:王珊

三审:黄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5/260d66e344af4f202cda607536a0d60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