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融媒小记者团作品发表(2023年8月30日)

2023-08-31 09:45  



阳新融媒小记者团

作品发表


 为了让阳新融媒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了解黄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文物中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

       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16日,阳新融媒小记者团走进黄石博物馆,开始了一次“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研学活动。

活动结束后,

小记者们踊跃投稿,

2023年8月30日,

《今日阳新》报上刊登了部分优秀作品,

一起来看看吧!


一起来欣赏



黄石博物馆之行

——第三实验小学 周建明





8月16日,阳新融媒小记者乘着大巴车来到黄石博物馆,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步骤的活动:手工陶艺、关于孔子的国学课、参观博物馆。

首先是做陶艺,陶艺制作有六个步骤,手捏成形、拉坏成型、翻模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实体挖空成型,做陶艺还有一个口决:“粘土揉好要拉紧,温润双手定中心,开口千万不能急,放慢速度凹造型。”    

接下来上了一节关于孔子的国学课,孔子,名丘,字仲尼,籍贯鲁国(山东曲阜),生卒年公元前551~前279,身高九尺六寸,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最后一项是参观博物馆,馆里有各种时代的精致的木雕,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还有我们当地古人的采矿方法和采矿工具,以及支撑的工具,湖北人可真聪明。

这次我不但进一步了解了黄石的历史,而且还自己做了陶艺。真开心。





博物馆一日游

——实验小学 李珂



8月16日,我跟随小记者团的脚步,乘坐大巴车来到了黄石博物馆参观。

这次共有两个项目:参观史前时期的黄石矿冶文化的文物和上一节关于孔子的理论课。我们先去参观了文物。听了讲解员老师的讲述,我了解到史前时期的黄石矿冶文化孕育于旧石器时代,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知道了古人是通过铜草花而发现矿物的,还在展厅里看到了古代的采矿工具:木锹、木铲、铜斧、铜镢等等。

参观完了文物,我们就开始上关于孔子的理论课。通过这节理论课,我知道了更多孔子的故事:孔子的父亲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幼年生活十分清苦,于是孔子发誓要用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后来孔子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还觉得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于是在30岁时拜了老子为师,后来就成了人人皆知的大文学家了。

通过这次博物馆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对这次活动印象深刻。




博物馆之旅

——第二实验小学 石曼妮



"黄石博物馆,我们来啦!"阳新小记者团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黄石市博物馆,在那儿过了不平凡的一天。

这座博物馆坐落在美丽而壮观的磁湖旁。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明白了孔子原名为孔丘,是万世师,他的几个徒弟把孔子生前的教语编成了一本有名的书—《论语》。

整个博物馆的展品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古人发明了一种船形漏斗来筛选出金铜、银矿。他们还知道用大缸装粮食,一半留空气,一半装食物…

通过这次博物馆之旅我见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你们也来博物馆参观参观吧!来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吧!


石曼妮手抄报作品





《黄石博物馆之行》 县第三实验小学 周建明

《博物馆一日游》县实验小学 李珂

《博物馆之旅》县第二实验小学 石曼妮



阳新融媒小记者团

欢迎小记者们

踊跃投稿!


小记者  大精彩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8/67c3d8761a10b20180d9d999657ede7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