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雪天气
室外能见度低、视线不良
且路面容易湿滑、结冰
雪天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防滑、防摔、防砸……
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健康提示

路面湿滑,出行注意安全
1
注意防滑
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建议穿鞋底纹理较深的防滑鞋。缓慢步行,尽量避开路面浮冰和积水。
2
注意防摔
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行人要高抬脚,缓慢踩。
3
注意防砸
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伤人。
重点人群 ,加强健康防护
1
预防最重要
下雪天,化雪天,地面湿冷路滑,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抵抗力相对较低,应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保持经常通风。
2
加强保暖防护
气温骤降,防范冻伤。冻伤部位皮肤会出现苍白或青紫、冰凉、发硬,人体会丧失知觉,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心脏骤停。雪天出行要戴手套、帽子,穿保暖衣裤,防滑鞋子外出,裤脚、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引起跌倒。
3
加强基础病防护
戴好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腔和呼吸系统的刺激;戴好手套,保护手部不被冻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类的患者一定要加强防护,按时服药,规律作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雪天开车注意事项
1.雪天路滑请及时关注路况信息,尽量减少驾车出行。冰雪路面行车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安全车距,低速平稳驾驶,不要随意并线、超车。制动时采取点刹或降挡减速,转向时要减速加大转弯半径,遇有情况提前减速,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
2.视线不佳的情况下,打开前后车灯、雾灯等;如车窗玻璃起雾,可将空调开至除雾模式或开冷风快速除去。
3.遇到车辆侧滑时,正确的操作方式是操控方向盘有效避免甩尾或原地掉头。应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直到完全控制住车辆。
4.如遇到事故或故障,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设置警示牌,并打开双闪警示灯,有条件情况下,迅速将车挪到路边,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5.增加跟车距离。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一是视线不良。二是常遇危险、紧急情况,为此,驾驶员必须准备随时停车。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危险,要注意适当增加跟车距离,以防止前后车相碰撞事故。
6.如有外出必要,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时请系好安全带。
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
四类易摔倒人群
防摔秘籍
时刻保持警惕
下雪天,户外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湿滑,容易滑倒,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尤其是很多路面虽然没有积雪,但是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
学企鹅走路
1.走路时身体要保持一种向前倾的姿势,不要往后仰;
2.两脚尽量分开,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更稳;
3.走“小碎步”,相比于迈大步,小步幅走路会更稳定;
4.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万一跌倒时还可以紧急支撑。
穿保暖衣和防滑鞋
雪天出行,要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丝袜;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引起跌倒;挑选合适的防滑鞋子。
放慢走路速度
下雪天出行时,最好预留更多的时间。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路才不会滑倒,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要放慢步伐。
避免黑暗中行走
在下雪天,光线不足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出行环境的光线充足,尽量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时可以携带手电筒。
老人避免外出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雪后出行,如需外出,尽量有家人陪同。此外,可以根据身体情况,使用辅助器械,比如拐杖等。
摔倒的正确防护
注
意
滑倒时顺势滑或缩团滚可减少骨折
滑倒时手着地的那一瞬间,力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暴力会传导到肩关节。所以,腕关节和肩关节是最容易骨折的部位。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摔倒姿势,就是屁股向后坐。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这是最要命的姿势,因为它会引起腰椎粉碎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
一边屁股着地摔倒,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危险姿势,这种姿势容易导致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
雨雪天地滑摔跤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在摔倒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可大大减少骨折。
提
醒
摔倒时,正确的做法有两个
顺势滑:双手收回或平伸,顺着力量向前滑,顺势向前滑。
缩团滚:双手护住头面部,缩团,顺着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滚。用身体整个侧面来着地,增加受力面积,减轻摔伤的程度,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来支撑地面。
摔伤后的急救
冰雪天尽可能减少出门次数,如果一定要外出,则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摔倒后出现疼痛、肿胀的症状,不要强行移动或自行处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造成更大的损伤。
判断伤情
判断是开放型伤口(有破口的),还是非开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关节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局部是否出现肢体畸形,关节活动是否受到影响。
开放型伤口及时就医
如果是开放型伤口,不论伤口大小,必须送医院进行治疗,并进行规范破伤风暴露处置。
医务人员到来前,要及时止血,有条件的可用消毒后的纱布包扎;如果没有条件,可用干净的布对伤口进行包扎,然后迅速送医院进行治疗。
未出血的摔伤别热敷
有些人摔伤的部位红肿,总以为热敷可以消肿,其实,这是错的,这样反而会肿得更厉害。也不要揉搓,有的人摔骨折了但并不自知,一旦揉了还可能使骨折错位。
摔倒后皮肤发生了轻微的磕伤或者扭伤,青肿但无破损,也应先用冰块或冷毛巾冷敷;48小时后就可以用热毛巾湿敷了,每次15至20分钟,每天敷三到四次。
不疼并不代表没骨折
很多人摔伤后不太疼痛就认为没有骨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否疼痛和骨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因此摔伤后千万别拿是否疼痛来当做衡量伤情的唯一标准,摔伤后最好立即到医院检查。
如果确认发生了骨折,可以先用夹板固定;有出血要先止血,不能让伤口裸露,但也不能用力包扎。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摔成外伤,不要自行用红花油、膏药等治疗,因为红花油等药物虽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肿胀,不宜在外伤早期使用!
安全防御指南

本文由阳新县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