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港镇是阳新县的水产大镇,有淡水养殖面积1.78万亩。该镇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水产,打造富民兴农产业,大力发展鳜鱼生态养殖,让肥美鳜鱼掀起了“致富浪花”。
入秋以后,昼夜温差加大,鱼病进入高发期。在陶港镇王桥村鑫鑫特种养殖厂,负责人贾希强密切关注水体情况。与过去靠经验判断不同的是,如今,贾希强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测整个鱼塘。
陶港镇王桥村鑫鑫特种养殖厂负责人贾希强介绍:过去是靠经验,现在我们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溶氧量、水温,即时情况基本上都一目了然。
2013年,贾希强瞄准经济价值高的特种水产,从四大家鱼养殖转型到鳜鱼养殖,成为了陶港镇第一家鳜鱼养殖场。好水养好鱼。贾希强利用陶港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进行清水灌田生态种养,出产的鳜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良,产品远销浙江、江苏等地。
近几年,在政府部门支持和市场需求指引下,贾希强愈发重视养殖中的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2019年,贾希强抢抓阳新县推进生态养殖的东风,将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改造以后的鱼池,每亩增产100公斤,增收1多万元。
贾希强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补贴了一定资金,让我们养殖更轻松,也让我们养殖更有信心。一条成年的鳜鱼能卖到五六十元。目前,基地养殖鳜鱼320亩,每年收入超过300万元。从2013年到现在还可以,每年赚五六十万元。”
鳜鱼养殖凭借吸金实力“出圈”,让贾希强尝到致富甜头,也让更多养殖户走上鳜鱼养殖道路。在陶港镇官塘村长乐泉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混搭风”在这里悄然兴起,水稻、小龙虾、鳜鱼在一块田里生态轮作。
湖北长乐泉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全科说道:“刚开始是小龙虾养殖,小龙虾一般养到5、6月份,就差不多结束了。鳜鱼周期比较短,3、4个月鳜鱼就可以出来,刚好我们龙虾完成以后,就可以投产鳜鱼,这样循环的话,塘口就不会空,一亩效益四五万左右。”
通过稻虾鳜轮作的现代渔业新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有效提高了土地、淡水资源的利用率。
今年,公司投入380万元建设鱼菜共生智慧生态温室和农业科技工作站,为陶港镇培育本土的鳜鱼苗和产业交流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水产业发展。
舒全科说:“我们这个培训基地预计还有1个月时间建成,我们培训带动个体、散户一起,交流经验,带动大家一起来把养殖这条路走好。”
为了做精做优生态渔业产业,陶港镇持续加强技术培训、推广优势品种、转变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把鳜鱼养殖打造成一张闪亮名片。
陶港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程贤杰表示:“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养殖户开展鳜鱼养殖的培训学习,邀请华农教授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县里针对特产养殖也有一些政策性的奖补政策,我们面向养殖户把这些政策都要宣传到位。”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陶港镇养殖鳜鱼3240亩,总产量345吨,产值2070万元,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通过养殖鳜鱼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洪涛 通讯员:陈慧敏
一审:张贵华
二审:马婷婷
三审:邢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