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幸福】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24年阳新县政府十件实事亮点回眸

©原创   2024-10-30 09:2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今年年初,县政府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聚焦解决学生所需、家长所盼、学校所急,重点谋划教育类民生项目,从增学位、提质量、补短板、促均衡等多个方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实事中,就明确了:“确保全县60%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

加入阳新实验中学教联体后,白沙中学在教联体的统筹组织下,进一步完善管理、教学、教研、培训等制度,对教师补充、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等作出相应规定;通过统一的主校、分校文化建设,强化交流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学校教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校留得住骨干教师。

“加入教联体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改造学校硬件设施,让学生有了舒适的学习、休息、运动环境。另一方面,砥砺深耕,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随着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老百姓满意度不断提高,附近村子的学生纷纷回流,他们从城区、附近县市乃至上海、广州等地转学回来就近入学。”白沙中学校长肖绪文说。

实验中学教联体是我县唯一的一家省级示范教联体。该教联体以阳新实验中学为主校,黄颡口中学、陶港中学、富池中学、白沙中学等校为分校,开展“管理同步、资源同享、师资同盘、家校同谋、文化同系”五大行动,探索教联体共同成长的“五大模式”,推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均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

“交流轮岗、走教送培、青蓝结对”是阳新实验中学教联体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三大措施。

主校选派优秀师资团队,到分校进行交流轮岗、走教送培,将主校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思路、教学方法,快速嫁接融合到分校,并通过同课异构、专题研讨和质量评价等方式来促进分校之间相互学习。打造“青蓝结对”的新型教研模式,定期同频开展“党员送教”“跨校兼课”等教学研讨活动,辐射成员校,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快速下沉到镇村。

实验中学校长李永红表示,实验中学教联体“五大行动”见实践,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需久久为功。下一步,实验中学教联体将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思维、整体布局,扬优势、创特色,奋力推进教联体高质量发展,共同缔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教联体53个。其中省级示范教联体1个(实验中学教联体),市级教联体18个,县级教联体34个。178所义务教育学校被纳入教联体建设体系中,占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比例的82%。

今年来,我县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成富川小学教学楼、综合楼,新增小学教育学位1500个;开工建设阳新职业教育园项目,预计2027年6月建成;启动阳新县第四中学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9月投入使用。并对阳新一中、实验高中、阳新高中等学校693间教室的灯具进行改造,替换成护眼灯。

记者:冯小刚 潘珊珊

责编:许岚

发布:胡凌露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410/8098bbf1bc4ed44f70bf32a7a3c679b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