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镇胡桥村:“双节”同庆 温暖童心

©原创   2025-05-30 16:26   周媛


当清甜的粽香遇见蛋糕的奶香,当千年的家国情怀与烂漫的童真笑语相碰撞,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节盛宴”在洋港镇胡桥村温暖上演。30日上午,阳新县洋港镇团委与妇联携手开展“迎端午 庆六一”活动,10余名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们一同包粽子、学文化、迎端午、庆六一,用爱与陪伴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温暖祝福,在粽叶的翻飞与生日歌声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关怀关爱,感悟了传统文化,种下了爱国种子。

小手包粽:指尖传承千年味

“叶子要这样卷成小喇叭,糯米要压实”,志愿者们围坐在圆桌前,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卷叶、填米、捆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将糯米、腊肉仔细地填进“绿口袋”里,再用彩线细细捆扎好,不一会儿就包完了一个个小粽子。当第一锅粽子的热气升腾、香气弥漫时,志愿者们趁机向孩子们科普,“粽叶代表着自然馈赠,包粽子的彩线象征着吉祥如意——这就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舌尖上的智慧。”

文化课堂:爱国种子播心田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吗?”“为了纪念屈原!”文化小课堂上,志愿者刚刚抛出一个问题,9岁的陈浠便脱口而出。随后,志愿者们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百姓划船找屈原,把饭团丢进水里喂鱼虾——这就是龙舟和粽子的起源!”当描述到屈原投江殉国的画面时,7岁的陈奕欢举手说道,“粽子就是保护他的盾牌!”童真的比喻赢得了满堂掌声。一颗小小的粽子,让爱国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双节同庆:烛光映照传承路

“祝你生日快乐——”生日歌缓缓响起!志愿者们仔细地为所有孩子戴上了生日帽,将蛋糕和零食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并将孩子们亲手包的粽子分发到他们的监护人手里,与家长共同分享喜悦。“六一是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志愿者徐芳芳说。现场粽香与奶香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一刻完美相融。

“双节”来临之际,古老的端午习俗在童声笑语中焕发新生机,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正通过一双双沾满糯米的小手传递下去。

通讯员:周媛

责编:周子宸

审核:张贵华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505/8e2e115d6add94cde75c95c0ccea6df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