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第三中学“优秀教师风采”专栏】第十九期:语文长河中的诗意摆渡——程芳

©原创   2025-07-14 09:15  


语文长河中的诗意摆渡

如果说教育是一场修行,那么语文教学,在程芳老师看来,便是一场诗意的摆渡。她以语言为舟,以情感为桨,在知识的河流中,引领学生驶向心灵自由的彼岸,体验“诗意地栖居大地”的深远意境。

诵声入心,文气化人

在阳新县第三中学程芳老师的语文课堂上,诵读是唤醒文字灵魂、浸润学生心田的重要仪式。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黄河颂》时,那份源自文字深处的磅礴力量与民族品格,总能让她心潮澎湃。

多年前的一堂语文课,成为了她教学生涯中一个永恒的温暖印记。当她如常步入教室,迎接她的并非往日的平静,而是全班学生齐刷刷地起立。紧接着,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黄河颂》诵读声如黄河之水般奔涌而来。那恢弘的气势与真挚的情感深深震撼了她。询问之下才得知,当时的课代表(一位后来与她分享杭州三毛展览感悟的毕业生)组织同学们悄悄排练,只为用这激昂的诵读,抚慰老师近日的低落情绪。那一刻,动人的书声与灼热的关怀瞬间湿润了她的眼眶。她强忍感动,将这份深情化作动力,回馈以更加精彩的课堂。自那以后,“课前诵读”便成为了程芳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今,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一名学生按序走上讲台,领读新学课文或必背古诗文。全班学生则全体起立,遵循开学便习得的仪态——“左手托书脊,右手执卷端”,精神饱满地高声跟读。这一环节,为热爱朗诵者提供了舞台,为内敛羞涩者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更提前营造出沉浸式的语文学习氛围。课堂上对诵读的鼓励与引导,如同蝴蝶效应,其积极影响悄然渗透:学生课堂发言更加自信大方,参与语文活动踊跃积极,连日常的晨读背诵也展现出高效与昂扬的风貌。目睹一届届九年级学子晨诵的动人场景,程芳老师曾情不自禁赋诗赞颂:“庭樟灼灼轻铺道,稚子悠悠懒扫秋。巢燕高吟鸿鹄志,初阳朗照我神州。”

朗诵的魅力,不仅在于集体氛围的营造,更能点亮个体生命的自信之光。学生小蕊(化名)初到班级时腼腆少言,学业表现平平。程芳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她音色的潜力,尽管其朗诵基础薄弱,仍积极鼓励她参加“最美读书声”活动。程芳老师为她精心挑选了《金色花》作为朗读篇目,利用课余时间悉心指导训练月余。为呈现最佳效果,程老师还跑遍校园各处拍摄素材,亲手制作背景视频。得知小蕊因家境困难缺少合适的参赛服装,程老师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衣物和发饰借予她。最终,小蕊不负众望,在市教育局朗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县级艺术特长比赛中摘得一等奖桂冠,更因此获得报考省级示范高中艺术特长生的资格。虽因临场发挥因素未能如愿录取,但朗诵经历赋予她的那份坚定自信,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学习状态。她勇于攻坚克难,成绩稳步提升,中考语文更是取得了108.5分的高分。当小蕊开朗阳光地向程老师报喜,当同学们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时,程芳老师欣慰地看到,那个曾经羞涩的“小透明”,已在语文的沃土上绽放出自信的光彩。

读以厚积,写而薄发

身处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肩负打造书香校园的使命,面对教材明确的名著阅读要求,程芳老师深知,语文课堂必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在开学第一课,她便向学生传授那历久弥新的经典阅读法——圈点勾画批注法。她细致指导学生如何在教材指定的名著阅读中有效运用此法,并着力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确保阅读行为真实、深入地在课堂发生。这种方法不仅引领学生走向精读,更是引导其迈向深度思考的阶梯。她相信,唯有厚积于阅读的沃土,方能期待写作的薄发,最终达成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程芳教师简介

黄石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黄石市优秀文艺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语文学科教学标兵。参与编写《名校课堂》(黄石专版)、2020版《黄石教育》以及《智慧课堂》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修订)。在各类刊物发表古体诗、现代诗、散文、教学论文多篇。

记者:刘琳

通讯员:邢廷军 柯俊芝(特约摄影)

编辑:肖梦娇

审核:向能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507/4a150ba3f7847df9b255b066cfc223e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