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阳新县乡镇社区的教室与活动室一改平日的寂静,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欢笑声与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今年暑期,县政府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开办免费假期托管班50个,服务青少年4000人次以上”的承诺,在团县委的统筹与全国多所高校志愿力量的倾情加盟下,不仅提前超额兑现,更交出了一份充满温度的民生答卷。
聚焦产业工人集中区域与留守儿童家庭需求,团县委科学布点,全县共开办爱心托管班118个,惠及4000余名儿童。托管班服务时长达一个月,有效破解了留守儿童与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的普遍困境。安全是托管的基石,各点位将“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列为“开学第一课”核心内容,并贯穿托管全程。同时,课程设计兼顾课业辅导、传统文化传承与红色基因培育,力保孩子们的假期既安全无虞,又充实丰盈。
如富池镇作为工业重镇,园区企业众多。当父母们在生产一线挥汗如雨时,孩子的看护成了他们最大的牵挂。县生物医药产业链团工委联合富池镇团委精准摸排,掌握170余名企业职工子女托管需求。针对职工轮班作业、时间紧张的特点,他们创新链接武汉科技大学志愿资源,打造“课业辅导+兴趣拓展”托管模式,将服务精准送达产业一线。
“托管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4点学生放学,要确保每个学生平安到家。也有家长群和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武汉科技大学学生贺秋婷说。
在阳新经济开发区火车站社区,中南民族大学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政课。孩子们通过认识、佩戴红领巾,深入学习少先队知识,让责任与使命在心中扎根。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赵小冬说:“之前我作为主导老师教授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了如何防溺水。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到他们,同时也让我的经历更加丰富。”
经济开发区作为阳新县经济发展的“四大主战场”之一,汇聚了大量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挥洒汗水,推动着地方经济脉搏的跳动。然而,当暑假来临,子女的看护与安全便成了悬在许多双职工父母心头的“石头”。火车站社区的爱心托管班,正是精准回应这一群体需求的暖心之举。
经济开发区火车站社区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石文杰表示,社区托管班从2021年开始,到今年为止已经有五年了。主要服务对象是留守儿童、困难儿童还有双职工子女。截至今年,累计服务了青少年300多人次。今年和中南民族大学的志愿团队合作,为社区的一些青少年开设了防溺水安全课堂、特色手工课、计算机编程课、舞蹈课等。通过这些资源,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力量。
火车站社区托管班的坚持,这不仅解决了家长的看护之忧,更让孩子们的暑假变得充实、有趣、富有创造力,真正实现了“托”有所“管”,“管”有所“教”,“教”有所“获”。
2025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假期托管班”项目,在阳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件实事的扎实推进与高效落地,不仅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的暑期焦虑,更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筑牢了安全防线、拓展了知识视野、厚植了家国情怀。它有力印证了政府民生政策的精准度与执行力,也为未来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冯小刚 石蕾 实习生 石佳 刘梓愉
责编:马婷婷
发布:胡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