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代言 守护希望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石胜利始终扎根教育一线,既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更以责任与担当守护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他用耐心化解家庭隔阂,用智慧疏导学生心灵,让教育的温度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用爱搭桥 重塑家庭温暖
石胜利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一线,坚守岗位,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见证着成长的酸甜苦辣,也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
班里有个男孩小宇,做事勤快、懂礼貌,张口闭口都是 “老师好”,石胜利对他印象不错,便任命他为卫生小组长。之后的几年,小宇的表现印证了石胜利的判断:卫生工作做得扎实,对组员态度谦和,每次竞选优秀卫生小组长时,总能以最高票数当选。但与卫生小组长身份格格不入的是,小宇的衣衫总是褶皱邋遢。出于对孩子颜面的顾忌,石胜利一直没有提及此事。
直到有一天,小宇的爸爸第一次来接孩子放学,石胜利才忍不住提起孩子的衣着。小宇爸爸面露惭愧,道出了原委:小宇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奶奶与妈妈关系素来不和,爸爸与妈妈又因职业取向分歧较大,最终离婚,小宇被判给了爸爸。而爸爸因事业刚起步,无暇照顾,便将孩子托付给了奶奶。
了解情况后,石胜利恍然大悟:难怪奶奶极力反对妈妈两次中午将孩子带出学校吃饭,甚至劈头盖脸地对他训斥,还扬言若影响孩子学习就要找他负责。孩子没了母亲的日常呵护,衣衫邋遢也便有了缘由。
随后,石胜利耐心地跟小宇爸爸沟通:“妈妈来看孩子、带孩子吃饭,说明心里记挂着孩子;她没带走孩子,原样送回,也并非来抢孩子。如果一味阻止妈妈探视,反而会让孩子寒心。” 这番话让小宇爸爸连连赞同,当即表示会和前妻协商好探视时间,不让老师为难。
见小宇爸爸性格爽朗,石胜利进一步建议:“把孩子交给奶奶照顾,也不能疏忽孩子的穿着形象,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别让他觉得自己没人疼。” 这次交流很快有了成效,第二天,小宇便换上了整洁的新衣服,整个人焕然一新,精气神十足。
不久后的一天,石胜利偶遇开车的小宇爸爸,对方坚持要送他回家。车上,石胜利随意问起:“您现在有找对象吗?” 小宇爸爸说没有。“那您前妻呢?”“好像也没有。” 石胜利顺势说道:“既然你们俩都这么在意孩子,何不考虑复婚呢?” 小宇爸爸当时没有回答。
后来的一次家访中,石胜利意外发现小宇的前妻正在厨房忙碌。没等他发问,小宇爸爸招呼他在客厅就座,悄悄说自己和前妻和好了,还特意请前妻过来,想留他吃顿便饭。那之后,这家人其乐融融,小宇也变得阳光灿烂,做事更积极,学习也有了不小进步。
作为教师,石胜利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而作为党员,他深知走好群众路线、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以理护航,点亮担当之光
石胜利班上的班长小琪,在一次优秀班干部竞选中,因得票最少被淘汰。听到结果后,小琪趴在桌子上,当众哭了起来。
石胜利没有立刻上前安慰,而是先将优秀班干部的奖状和奖品颁发完毕。最后,他拿起一个笔记本,向全班宣布要颁发 “班级特别贡献奖”。
颁奖前,他对全班同学说:“在咱们班,最难当的班干部是什么?我认为是班长。为什么?因为班长管的人最多、事最杂,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往往最多,得罪的人也可能最多,甚至有人会借竞选‘报复’她。这就是现实中常说的‘吃力不讨好’。”
他接着说:“大家想想,如果没有一个有魄力、敢担当、不怕得罪人的班长,咱们班能这么和谐稳定吗?她对班级的贡献难道不是最大的吗?所以这个‘特别贡献奖’,非小琪莫属。”
听到这话,小琪惊讶地抬起头,擦去了眼泪。见她重新振作,石胜利话锋一转:“但这个奖只代表我个人的认可,没有奖状。你要记住,老师理解并支持你,但也要反思: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却没能得到更多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小琪,她一直努力工作到毕业。小琪的爸爸特意打电话表示感谢,感谢石胜利对孩子的理解、支持与栽培。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而弘扬正气,是石胜利作为党员教师始终坚守的传承。
记者:刘琳
特约摄影:柯俊之
编辑:肖梦娇
审核:向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