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传家
传承

阳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阳新县纪委监委、阳新县税务局带你一起聆听杰出人物的清风传家故事。
吴德峰:腰缠万贯、不取分文
吴德峰,原名吴士崇,1896年出生,湖北保康人,1924年经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命组建中共湖北省鄂南特委。1927年8月9日任特委书记,9月至10月任鄂南土地革命委员会主任、鄂南农民革命军第一路军军部特派员,组织领导鄂南秋收起义。1929年1月,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组建中央交通局,吴德峰担任局长,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
当时,中央中央设在上海,与各根据地之间,远隔干山万水,中间要经过无数道敌人的封锁线,联通彼此之间的交通任务十分艰巨。吴德峰丝毫没有退却,迎难而上。他对原来的北方线、南方线、长江线三条主要交通线进行调整,又从各省市选调干部,充实交通员力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把中央和各省的交通健全了起来,联络员和交通员按交通路线分工,形成比较严密的交通体系,联络各区域内的交通网络环环相扣。仅1929年5月至12月,送给共产国际的中共中央文件就达570余件。
传
承
家
风

1930年7月,中央军委在上海建立交通总站,中央交通局和中央军委交通总站合并,仍由吴德峰同志任局长。交通局的工作任务更加广泛,传达中央指示、护送干部往来、筹集运送物资。很快,中央交通局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又相继打通了上海至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赣北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交通线。以往,党中央的活动经费主要靠共产国际通过上海的德国银行汇入,从1929年下半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严重经济危机,加上希特勒上台后的法西斯统治,共产国际通过德国银行提供经费越来越困难,党中央不得不通过中央交通局到各苏区提取打土豪劣绅没收的黄金现金。
1930年5月,鄂东特委书记胡梓在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会议。在与吴德峰的谈话中,胡梓得知中共中央活动经费十分紧张,主动提出向中央提供一笔经费。胡梓对吴德峰说:你在鄂南领导过秋收暴动,点燃了鄂东南武装斗争的烽火,如今鄂东鄂南连成一片,形势非常喜人,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鄂东大冶是湖北的工矿区,工商业发达,经济活跃。鄂东党组织可为中央提供一笔价值不菲的黄金,由中央指派可靠人员护送。
1936年2月红2方面军保卫局局长吴德峰(前中)与部分工作人员在贵州大定县合影
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创建人吴德峰
承
家
风

几个月后,吴德峰决定亲自前往鄂东南根据地。为避免特务的跟踪,他出发前扮成商人模样,从上海登上轮船到达九江,后沿着枯岭朝西走了两天两夜,边走边访查党的秘密联络点。几经周折,吴德峰终于在阳新龙港见到了鄂东特委书记胡梓。
胡梓握着吴德峰的手,激动地说:“上海至鄂东远隔千山万水,到处是龙潭虎穴,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你,你竟神出鬼没,跑到鄂东来了。国民党不欢迎你,苏区人民倒是真诚地欢迎你啊!”
吴德峰顾不上连日奔波的疲劳,连忙听取鄂东特委书记吴梓的工作汇报。当他得知李灿和程子华两位同志不久前在战斗中负伤,因医疗条件有限得不到及时治疗,主动提出由地下交通站负责,将其转往上海治疗。当天夜里,他将10斤黄金卡进特制的子弹袋内,在鄂东特委警卫队的护送下,消失在茫茫的旷野之中。
在返回九江的路上,为了金条的安全,他选择走田间小道,不让任何人接触他的“千金之体”。为争取时间,早日把金条安全地运送回上海,他又步行了两天,才小心地换乘可靠的船只,抵达九江。下船后,他没有投宿旅店,而是在地下交通站里把事先准备好的便服剪开,缝成两条各有六、七个袋兜的腰带,把携带的金条分装在袋兜内,又连夜搭船速回上海。
吴德峰顺利地将巨额黄金上交给了中央。他微笑着向周恩来同志汇报:“一路上没住过任何旅店,没进过任何餐馆,吃的是一斤菜包两天粮。”听到这里,周恩来赞叹:“德峰同志,你腰缠万贯,不取分文,真是一位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人。”
保康县,吴德峰故居播音:熊兴(实习) 制作:石露
传
承
家
风
阳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收听频率FM93.4,可通过车载广播、村村响、云上阳新APP广播专区等方式收听,欢迎大家收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