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年味逐渐被科技生活淡化,为传承弘扬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连日来,阳新县闰光小学开展“寻找年味儿”系列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
寒假伊始,阳新县闰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踏上了寻找年味儿的旅程,穿梭于阳新的大街小巷、集贸市场、超市、居民区和农家小院,记录着他们“闻”到的年味儿。超市里一片红,红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挂满了各个角落,品种繁多的红色挂串儿吊满了货架, 各种糖果与礼盒堆至一人高。过年怎能少了炸圆子、炸肉糕、蒸米粉肉呢!现场,孩子们排着队抢着做圆子。
“二十七,宰年鸡”,龙年越来越近了!队员们化身“十万个为什么”,轮番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鸡是黑色,有的是黄色,它们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美味?”“一抹鸡脖子,它就死了吗?””他们的毛就是我们羽绒服上的羽绒吗? “鸡生病了,如何治疗它呢?”家禽处的摊主耐心地一一解答。
写对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项目,随着网络购物的便捷,越来越多的人买的是印刷的对联,而手写对联也已经越来越少了。在阳新华联时代广场举办的对联大展销,少先队员们不仅体验了写对联,还学会了如何区分上下联,知道了最后一个字是第三声、第四声的就是仄声,是上联,面向大门贴在左边;最后一个字是第一声、第二声的就是平声,是下联,面向大门贴在右边。
年味儿除了是红色系,还有白色系。少先队员们还寻到了一户人家正在晒萝卜丝儿、干鱼、腊肉、腊猪蹄儿和香肠。这家的程叔叔说:“要过年啦,孩子们要回来了,得提前准备点干年货到时给他们带去 ,外面的东西可没自家做地好吃。”少先队员们还参观了过年过节时才会用到的柴火灶,灶台上的缕缕炊烟预兆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家庭情感的凝聚。在走街串巷“寻”年味儿的过程中,阳新闰光小学的 少先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是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的温暖。
通讯员:徐丽
一审:明珊
二审:王珊
三审: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