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年的到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2月5日,由阳新县委宣传部主办,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春到万家—迎龙年·过大节“雉域之春”——阳新县第七届新春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隆重开幕。
活动从2月5日(腊月二十六)开始,在阳新国家级湿地公园莲花湖广场上演为期三天的文化文艺惠民演出,阳新本土韵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采茶戏《母女会》《风雪配》《二堂舍子》戏曲专场,为热爱戏曲艺术的市民朋友献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绽放出阳新“戏窝子”的独特风采。走秀、快板、舞蹈、武术、歌曲串烧轮番上演,好不热闹。阳新布贴展区,以“龙”为主打元素的布贴精美作品在现场争奇斗艳,其中阳新布贴壁挂《鱼跃龙门》和婚嫁用品《龙凤呈祥》系列备受关注,通过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的巧妙融合,让阳新布贴的传统技艺焕发崭新的生命力,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现场更有阳新布贴传承人现场制作、传授技艺,充分展示国家级非遗阳新布贴的魅力。活动期间,阳新县图书馆举行“春到万家—迎龙年、过大节”写春联活动,特邀请书法家们为市民写春联,送祝福,以笔墨承载祝福,以春联展望新愿,营造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
活动现场更有农特产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商务展销,为市民购买年货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阳新各地农产品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知名度,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推广农产品的品牌与产地形象。以“节”为媒,新年与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撞个满怀”,这就是“年味”所在。
为营造春节喜庆氛围,2月7日(腊月二十八),阳新莲花湖大桥桥面举行春节焰火迎春活动,40分钟超长燃放时间,绚烂璀璨的主题焰火秀,为市民朋友送上别开生面的新春祝福。
不只是城区,在各乡镇、村组,“年味”文化气息更是浓厚。
在阳新县各乡镇、各乡村也推出了多彩文化活动,如白沙镇、浮屠镇、韦源口镇、三溪镇举办镇级春节联欢晚会,韦源口镇春湖村连续多年举办村级春节联欢晚会,已蔚然成风。王英镇王文村、木港镇金河村村民一起打糍粑、制作印子粑、油面等年货。尤其是王文村打年糕的体验,吸引了不少300余名游客参与。来自黄石的市民李先生说,刚打出来的年糕,一下子勾起了小时候一家人打年糕的记忆,那是儿时最快乐的事。富池镇、陶港镇、龙港镇、木港镇、半壁山管委会等近50个镇、村、弯开展“春到万家——迎龙年过大节”,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系列文化活动。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阳新县文化馆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基层送文艺,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大餐,真正实现“把戏台搭到村里,把快乐送进农家”。网湖天鹅岛、阳新百洞峡旅游区、天空之城景区举办“春游阳新”系列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旅游振兴与发展。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立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节日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集文化市集、民俗体验、文艺展演和沉浸式体验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把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
文化代表着“年味”,更代表着人们内心的情感认同。一位路人与笔者聊天时说,“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但是在行动上却能真真切切地体现着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七届 “雉域之春”——阳新县新春文化节品牌惠民活动,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富川大舞台为平台,每周三在县人民礼堂演出一场,年均送文化文艺下基层活动389场、戏曲进校园活动225场、电影下乡5100余场,实现了“一村一戏”“一校一戏”“一组一影”全覆盖。”阳新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百万人口的阳新已培育了500个文艺团队、30个民间剧团,新春文化节、富川大舞台等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
“艺术来源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践行文化文艺为民利民惠民的社会职能,将新春文化节打造成阳新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通讯员:柯惠
一审:马婷婷
二审:王珊
三审: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