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的鄂东南大地阴云密布,傍晚18时许,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划破天际。64岁的郭柳英被推进阳新慈济医院时,面色苍白如纸,监护仪上的数字触目惊心——心率220次/分,血压仅60/48mmHg。“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医生的诊断掷地有声,而此刻窗外骤起的七级狂风裹挟着暴雨,将急诊室的玻璃窗敲击得砰砰作响。
医护团队抢救患者
“立即启动最高级别抢救预案!”随着院长一声令下,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悄然打响。
无影灯下,手术团队如同精密仪器高效运转。当凌晨两点手术灯熄灭时,这场持续五小时的鏖战终于告捷。但医护人员的战斗远未结束——监测生命体征、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守着呼吸机直到东方既白。
术后病情突变再次拉响警报。由七位专家组成的应急小组即刻就位,开启“特级监护模式”。历时56小时的生死博弈,患者最终转危为安。查房时,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中,郭柳英的手指微微颤动,这个细微反应让守候多时的医护人员红了眼眶。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墙上“为人民服务”的鎏金大字与抢救室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交相辉映,见证着医者对初心的坚守。
通讯员:明月新
责编:胡凌露
审核: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