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阳新县特殊教育学校门前的人行道上架起了一座“彩虹桥”!7月1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彩虹桥”志愿服务队携手阳新县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和双港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无障碍设施美化活动。
活动现场,30余名参与者紧密协作:清扫干净的盲道上,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专注绘制线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绘画图案;“彩虹桥”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用颜料为线稿涂色,确保彩绘美观且不影响使用;双港社区的志愿者们在旁协助,让盲道焕发新颜。
“‘彩虹桥’寓意连接与希望。”“彩虹桥”志愿服务团队队长王文惠在烈日下一边调和颜料一边分享感悟,“和残障儿童一起绘制盲道,让我真正理解到了盲道对于视障群体而言并非普通道路,而是安全的生命线。此次活动不仅是推动‘残健共融’的有效举措,更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生动体现。”据了解,志愿服务团队在活动前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视障人士的实际需求,确保彩绘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此次活动不仅让盲道恢复了畅通与整洁,更通过“清扫+彩绘”的形式,让无障碍设施从“隐形”变为“可见”,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民众对残障群体的关注。“彩虹桥”志愿服务团队将社会服务的“桥”真正架设到特殊人群的心坎上。
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点赞说道:“这样的创意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传播了无障碍理念,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社会担当。多方联动不仅美化了市容,更是一次成功的无障碍理念公共教育,对推动‘残健共融’的包容性城市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彩虹桥”志愿服务队以盲道为“画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此次活动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核心,是阳新县推进“残健共融”的创新实践,未来,阳新社会各界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推动社会消除有形与无形的障碍,绘就一条人人共享、平等尊重的“彩虹之路”
通讯员:王文惠 周慧 国天窈
一审:高薇
二审:朱兰青
三审:江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