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阳新县陶港镇机关党支部七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别开生面。在完成五项规定动作、理论学习后,全体党员前往阳新县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传承不息。
阳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镌刻着“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的壮烈史诗。彭德怀、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孕育了王平等20余位共和国将军,更拥有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宝贵红色资源。
在博物馆“红色记忆”展厅,党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回顾战火纷飞的岁月。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武装斗争,到抗日战争的前仆后继,再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展板与文物间鲜活呈现。泛黄的革命文献、锈迹斑斑的步枪、定格历史瞬间的黑白照片,无声诉说着阳新人民“一切为了前线”的壮烈事迹。
“这面军旗让我仿佛看见父辈们高举火把投身革命的背影。”青年党员韩斌在王平将军事迹展柜前驻足良久。展厅内,老一辈革命家勤俭清廉的作风、舍生取义的气节通过褪色的军装、泛黄的家书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引发党员们深切共鸣。老党员陈绪鹏指着一幅民国时期阳新行政区划图,结合父辈故事,为大家讲述了这片红色土地在动荡年代的政治地理变迁,现场掌声雷动。
参观结束后,一场“党史中的初心”现场讨论随即展开。“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每一段历史都是深刻的启示。”陶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明杰说:“我们要把今天的感悟转化为工作动力,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践行初心。”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烈为镜,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亮身份、作表率。
此次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地感悟相结合,通过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引导党员干部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力量,筑牢信仰之基。陶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推动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解民忧、促发展的实干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新篇章贡献陶港力量。
通讯员:陈慧敏
责编:许岚
审核: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