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虽已出伏,但晴热干旱天气不减。阳新县荆头山农场面对出梅后的连续干旱恶劣天气,党员干部纷纷走向生产一线,与农工一起下河清除管道淤泥,上山铺设管道,管”河要水浇灌果稻,确保农业生产旱中保收。
新华社区农科所泵站在该场富河段地势为最高,拦河大堤外的闸塘遇到干旱天气,曾出现过河水无法引入闸塘,泵站很难抽水灌溉千余亩农田。社区干部只得采用应急水泵,每天24小时派人轮流值守,去从河里抽水进入闸塘,如此才够供应泵站用水灌溉。今年夏天到来前,该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党建引领,贴心地把群众生活生产难题一一记录在案,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以应对堤外闸塘水面遇到低于河水时,不会急得手忙脚乱。夏播期间,雨水充沛,河水水位高过河床,新华社区就开始加高闸塘,安装多部水泵,准备在需要灌溉时,堵住闸塘进水口,蓄水供给泵站抽水灌溉水田。
北门垴社区有数千亩柑橘园建在山上,喊“渴”不止。近年来,该场居民吃上县水务公司引来的王英水后,农场党委高度重视柑橘生产的抗旱问题,决定将农场老水厂改造成柑橘“管”河要水浇灌橘园的“泵站”。引水上山后,该场柑橘果品质量照样水分足,甜度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老水厂启动抗旱机组时,管道突发淤泥阻塞,影响了正常供水。农场驻社区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联系了专业清淤人员清理淤泥。橘农余建国内心满是感动,感慨道:“领导一听说这事就立马行动,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是太暖心了!”
50余岁的党员张德勇的橘园紧邻大湖边,有了近水解近渴。虽然自家橘园不用老水厂供水,但张德勇每天依然奔波在山上,暑热炎蒸,挥汗如雨地帮橘农埋水管,接水管,防止水管破裂。他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党员,社区党支部的党建活动,我会一次不落。通过党建引领,也深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是有意义的人生历程。”
由于党员干部带头,农工间互帮互助,争水抢水现象从未发生,谁家喷灌水管不够或破裂,总有人前去堵住,或把自家水管借给他人使用,干群同心、邻里间守望相助,最大程度地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损害,确保农作物稳产稳收。
通讯员:张永胜
一审:马婷婷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