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润乡土 桃李竞芬芳——阳新枫林镇书写教育振兴“奋进答卷”

©原创   2025-08-22 15:17   李静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枫林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政策为引、以投入为基、以爱心为翼,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教育发展新格局,让乡村沃土育出满园桃李,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一纸通知书:一个家庭的“教育长征”

7月21日上午,阳新县枫林镇18岁的陈杰接过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赶紧送到在阳新县官桥路京东快递站刚送完早班件的快递员陈世兴手中,儿子陈杰递来的信封让他热泪盈眶——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在抗癌路上跋涉11年的父亲,反复摩挲着通知书,将儿子紧紧拥入怀中:“幸好能继续供孩子读书,没辜负这片教育热土。”

时光回溯至2014年,在北京经营车票代售点的陈世兴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我抱着他哭了整宿。”妻子何木珍回忆,为凑齐手术费,夫妻俩变卖北京资产,“但俩孩子读书不能断!”2017年肿瘤复发,女儿刚上初中,儿子正念小学。手术后的陈世兴无法久坐,夫妻俩决定回乡从头再来:何木珍开起10平方米服装店,陈世兴骑着电动车打零工,2019年加入京东后,每日骑行50余单,“右腿使不上劲,就用左腿蹬车,晚上袜子都能拧出水。”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20年第三次复发时,公司五险一金报销3万元医药费,让他得以继续送快递。“从手术室出来他说,幸好能挣钱,孩子们学费有着落了。”何木珍哽咽道,11年来,夫妻俩始终瞒着孩子病情,“就想让他们安心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真金白银筑巢:硬件蝶变催生质量跃升

陈杰的逆袭,是枫林镇教育振兴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枫林镇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资80万元新建大德中学校门及标准化运动场,300万元建成枫林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总投资4000万元的枫林中学新校区拔地而起,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和多功能教室,成为乡镇学校标杆。

硬件升级催生教育质量蝶变。2025年,枫林镇42名学子考入县一中,高考一本上线103人,29名学子被北大、浙大、华中科大等顶尖学府录取。“教育投入的‘真金白银’,让乡村学校焕发新生机。”枫林镇党委书记马细芳说。

爱心接力成潮:崇文重教蔚然成风

“十二年累计募集460.75万元,资助207名像陈杰这样的孩子。”枫林镇励志基金会创始人李广雷在奖学金发放现场,看着195名师生接过荣誉证书,眼中满是欣慰。2014年,枫林镇成立全县首个乡镇教育基金会,立下“本金不动,用利息让每个孩子都有做梦的权利”的规矩。

从企业老板到普通村民,从退休教师到在外乡贤,爱心如潮涌。退休教师王贤柏坚持10年义务辅导留守儿童,村民自发成立“护学岗”……崇文重教的枫林精神,凝聚成教育振兴的强大合力。

笔墨无声润乡土,桃李不言满庭芳。教育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更是乡村的未来。如今的枫林镇,教育之花越开越艳,不仅成为乡镇教育的排头兵,更让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教育的种子正生根发芽,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讯员:李静

责编:马婷婷

审核:张贵华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508/1fd6e72f2b3af35b26580baa0f57626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