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暑气正盛,水果消费市场热度攀升。25日,在湖北阳新县率洲管理区,玉麟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蜜梨园内,沉甸甸的“玉麟蜜梨”压弯枝头,分拣工人麻利地筛选、包装,一箱箱新鲜蜜梨随即搭上冷链物流车,奔赴上海、广州、武汉、九江等城市的商超,即将端上万千消费者的餐桌。
翠冠梨的成熟果实
这颗征服省内外市场的蜜梨,背后是8年匠心培育的坚守,更是阳新山水禀赋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如今,它不仅是一颗清甜多汁的水果,更成为阳新农产品走向全国的“甜蜜名片”,书写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山水为基,孕育独特生长密码。“玉麟蜜梨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要归功于这片土地的馈赠。”合作社负责人辛战勇站在果园旁,指着周边环境道出蜜梨的“生长优势”。率洲管理区的丘陵地带,分布着得天独厚的砂壤土壤——雨季时排水顺畅,避免梨树烂根;旱季时保水锁肥能力强,为根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不远处,长江支流富河蜿蜒流淌,充沛水汽滋养着果树,形成了适宜梨树生长的小气候,为蜜梨培育筑牢“自然根基”。
这份自然禀赋,在8年本土化培育中愈发凸显优势。经过持续优化,“玉麟蜜梨”形成了鲜明的品种特性: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势中庸偏强,能有效抵御长江流域梅雨季高发的病虫害;果实发育期较原产地缩短5-7天,降低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产量的影响;花瓣洁白带淡绿晕、柱头高于雄蕊的独特结构,搭配人工授粉技术,进一步提升坐果率与果实均匀度,从源头为“好梨”打下基础。
品质为核,全链条守护“舌尖美味”。“咬一口满是汁水,几乎吃不到纤维,像在喝‘天然矿泉水’。”这是消费者对“玉麟蜜梨”的一致好评,而这份好口感,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从外观到内在,“玉麟蜜梨”尽显“优等生”特质:单果平均重250克,最大可达400克,果面光滑洁净;通过套袋培育,果皮呈均匀浅绿色,向阳面泛着自然乳黄色,颜值与口感兼备;切开后,0.2-0.3厘米厚的果皮包裹着洁白果肉,石细胞含量极低,入口细腻无渣。
翠冠梨的生长
检测数据更具说服力:“玉麟蜜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2.5%,糖酸比精准控制在34:1,酸甜平衡、清爽不腻;含水量高达85%,钙含量是普通梨果的1.3倍,既是解暑美味,也是补充水分与营养的优质选择。
这份品质的稳定,离不开全链条标准化管理。合作社严格遵循“三远离”原则,确保果园远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推行“三统一”制度,统一采购有机肥、统一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统一记录农事操作,2023年果园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有机质含量跻身一级优质水平。创新应用的“双套袋”技术,更让商品果率提升至92%。
采收环节同样精细:工人严格按照“一托二剪三轻放”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果实损伤;“3小时冷链”体系与“分段温控”储存技术同步发力,使蜜梨保鲜期延长至60天,出库好果率稳定在90%以上,确保消费者吃到的每一颗蜜梨都新鲜如初。
农安办工作人员在查看绿色防控
信任为桥,全程可追溯筑牢消费信心。在“玉麟蜜梨”的包装上,一张小小的二维码成为连接果园与消费者的“信任纽带”。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蜜梨的生长周期、土壤检测报告、施肥用药记录、采收时间等全流程信息,实现“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只有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我们的蜜梨才能走得更远。”合作社技术员柯伟介绍,目前合作社蜜梨种植面积达110亩,亩产稳定在3000斤左右,休闲采摘价每斤6元,市场批发价每斤3元以上,年产值突破100万元。
未来,合作社将继续优化水肥管理技术,探索绿色防控病虫害模式,在守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蜜梨品质,让这颗“阳新好梨”走进更多家庭,成为全国消费者心中的“甜蜜记忆”。从山水间的自然孕育,到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再到货架上的品质呈现,阳新“玉麟蜜梨”的热销之路,不仅是一颗水果的“成长记”,更折射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依托地域优势、借力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全诗广
一审:周子宸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