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温暖答卷:阳新县龙港村用爱心为重病家庭筑起希望

©原创   2025-08-29 10:51   陈迪佳


初秋的阳新县龙港村,暑气尚未完全褪去,田埂间还留着夏末的绿意,本该静谧的村落里,一股滚烫的暖流正顺着田埂、沿着街巷悄然涌动——这份温暖,源自一场为挽救13岁少年生命的爱心接力。

故事的起点,是单亲爸爸肖龙洋手中那张被泪水浸得发皱的诊断书。13岁的儿子肖成都被确诊为脑血管畸形,颅内出血的紧急手术、后续漫长的治疗,像一座骤然压下的大山,让这个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的家庭瞬间喘不过气。17万余元的诊疗费,对肖龙洋而言,不是数字,而是横在儿子生命前的天堑。

“绝不能让孩子因为钱而耽误治疗!”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龙港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没有丝毫犹豫。村支书肖本贤攥着诊断书在会上拍了桌子,话语里满是坚定:“咱龙港村是红色沃土,当年革命年代‘一家有难,四邻相帮’的传统不能丢!现在群众有难,咱党员干部必须冲在前面!”

话音落下,行动随即跟上。村两委成员率先掏出口袋里的钱,一百、两百,数额虽不算惊天,却拉开了爱心接力的序幕;驻村工作队连夜整理肖成都的病情资料,将水滴筹链接转发到一个个微信朋友圈,生怕晚一秒就错过一份希望;当晚,饱含关切的募捐倡议书准时发到村民微信群,一句“咱村谁没受过难处?现在该咱搭把手了”,瞬间点燃了全村人的爱心。

第二天的龙港村,处处是动人的场景。各组叔侄群里,大家纷纷追问成都的病情,担心费用不足耽误治疗;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委会,有的放下捐款就匆匆离开,连姓名都不愿留下;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刷到消息,立刻通过微信转账过来,附言里一句“我是三组的,给成都加加油”,简单却满是牵挂。

村干部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白天挨家挨户走访,一遍遍解释病情、传递希望;晚上坐在灯下,仔细核对每一笔捐款,生怕漏掉一个名字、算错一分钱。当他们把一沓沓带着村民体温的善款交到肖龙洋手上时,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硬汉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着说:“俺家成都有救了!谢谢党,谢谢大家伙儿!”

爱心的力量,总能创造奇迹。短短三天,一笔笔小额捐款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拯救生命的江海。截至手术前,捐款金额已达11万余元,为肖成都的手术撑起了坚实的后盾,肖成都的手术顺利完成,在康复病房里,他对着视频那头牵挂自己的乡亲们露出了笑容——那笑容,是对所有爱心的最好回应。

龙港村的红墙上,新添了一张“爱心光荣榜”。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有满头银发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孩童,更有无数不留姓名的默默奉献者。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颗滚烫的心,都是一份“守望相助”的承诺。

秋风再次掠过这片红土地,稻穗的清香里,混着愈发浓郁的爱的味道。在这片曾见证过烽火与热血的土地上,党组织的关怀是引路的灯塔,照亮了困境家庭的希望;群众的爱心是燎原的星火,温暖了整个村落。“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龙港村人用真心、用行动书写的答卷,在红色沃土上,绽放出最动人的温暖。

通讯员:陈迪佳

一审:周子宸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508/c8950e603df62ab5792e977bd69df51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