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半壁山管理区上赛湖社区会议室内举办了一场形式新颖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全区9名党组织书记同台比拼,围绕“民生实事”与“基层治理”两大主题,通过“实地观摩看实绩、现场述职亮答卷、相互评议找不足、党委点评指方向”的多元方式,纷纷亮家底、晒成果、比思路、学经验,有效激发“头雁效应”,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与实效。
创新赛制:从“会场听”到“现场看”,实地观摩成绩
本次擂台赛突破传统会议模式,首设“实地观摩”环节。由管理区党委带队,全体参赛书记深入半壁山社区、上赛湖社区、祝梅社区等一线点位,现场检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民生项目落实等工作的实际成效。
在上赛湖社区马家垅小区,社区书记夏启军现场介绍以党建为抓手推进的道路拓宽、绿化翻新、排水沟硬化等惠民工程,并详细分享了“党员+志愿者”分片包干的常态化治理机制。观摩过程中,书记们边看、边问、边学,机关支部书记现场抛出“居民参与度”等尖锐问题,管理区党委副书记朱利飞即时点评,提出“精准施策、上门宣讲”等具体指导意见,实现了在“看”中比实绩、在“问”中找差距、在“评”中促提升。
同台竞技:从“一人讲”到“大家评”,述职评议辣味足
观摩结束,擂台移至会场。9名书记依次登台述职,重点汇报党建引领下的民生实事、基层治理成效,答卷上满是“烟火气”。
财政所支部亮出惠农补贴“明白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临时救助金等,每一笔都精准到人、分毫不差,村民可通过手机随时查询、短信实时接收,全程公开透明,群众心里踏实。”半壁山社区则推出“1+1+N”爱心托管服务模式,依托1个社区阵地,联动1支高校志愿者队伍,开设N门课程,在45天内成功托管60名儿童,实现全程零事故。该模式目前已转化为周末课堂长效服务机制,持续缓解辖区家庭“看护难”问题。
紧随其后的“互评指导”环节更是“辣味”十足。书记们既点赞亮点,也直指问题要害:“村级资金如何监管?”“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查补贴咋整?”面对提问,财政所党支部书记底气十足:“每月财务公开,请居民当监督员,让社区干部上门送‘明白纸’,手把手教,确保人人清楚。”接地气地提问、实打实地回答,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学到了务实管用的“真招实策”。
长效推进:从“一时赛”到“长期抓”,成果转化强落地
擂台赛不仅是能力比武的“现场”,更是经验推广和问题整改的“起点”。活动结束后,管理区党委立即组织书记们梳理总结擂台赛中的好经验及暴露出的短板弱项,确保“好做法不流失、硬问题不悬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清单”和限时整改的“问题清单”。
半壁山社区探索的“线上电子台账”因其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的优势,成为现场书记们争相学习的“焦点”,“以前我们社区惠民补贴、基层治理这些台账,就堆了半柜子纸质本!”上赛湖社区书记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困扰。提到后续的“一对一”培训,有的书记现场“取经”,就盼着早点把“云台账”用起来,让基层工作更省心、服务群众更贴心。
管理区党委书记郑斌表示:“书记擂台绝非‘一打了之’,而是要以赛促干、以学促行的新开端。下一步,将推动此项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确保党建引领的成效真正转化为群众可观可感、可触可及的幸福增量,为半壁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此次“书记擂台赛”通过“四比四看”(比实绩、看变化;比思路、看创新;比作风、看担当;比服务、看口碑),有效检验了各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搭建了交流互鉴、共同提升的宝贵平台,激发了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是半壁山管理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有力探索。
通讯员:徐亚琳 魏灵熙
责编:周子宸
审核: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