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阳新率州管理区柑橘种植核心基地里,一场聚焦柑橘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技术指导活动扎实推进——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组建专家团队,带着技术与方案下沉一线,为当地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次指导组阵容专业,由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主任鲍江峰、副主任赵昆松,省植保总站站长范修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宏宇共同组成,核心目标直指破解柑橘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瓶颈,以精准施策筑牢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活动现场,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就柑橘木虱防控工作作专项汇报,亮出当地防控体系建设的“成绩单”:已搭建起“县-镇-基地”三级监测网络,布设柑橘木虱性信息素诱捕器1800余台、虫情测报灯18套,实现监测数据“日收集、周分析、月汇总”的闭环管理,预警响应时效较以往提升30%;在防控措施落地中,推行“统防统治+群防群控”双轨模式,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应用面积达1.2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5%,绿色防控成效显著。
结合全省果茶产业绿色发展大局,鲍江峰对阳新防控工作提出明确方向。他强调,要强化“源头防控”,严守苗木检疫关口,从根本上杜绝带毒苗木流入生产环节;要推进“分区防控”,根据阳新不同区域柑橘种植规模、病虫害发生基数的差异,量身定制差异化防控方案;要构建“长效防控”机制,将病虫害防控深度融入柑橘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防控见效、产业提质”的协同发展目标。
微技术培训环节,张宏宇教授以《柑橘木虱危害及高效防控技术》为题,带来“干货满满”的专业讲解。他通过显微图片直观展示木虱携带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清晰解析柑橘木虱与黄龙病的传播关联机制;结合阳新气候特点,对比不同防控技术的适用场景与实际效果,重点推荐“物理诱杀+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控模式;针对种植户关心的“防治成本控制”“抗药性管理”等实际问题,现场逐一答疑解惑,确保实用技术能落地、真管用。
接下来,阳新将以此次专家指导为契机,进一步细化防控举措:针对不同柑橘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个性化防控台账,明确监测频次、防控时间、技术措施等关键内容,实现“一园一策”精准管理;每周开展防控效果抽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防控方案,切实将病虫害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全力保障柑橘产业稳产增效,让果农的“钱袋子”更稳更鼓。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夏昊天
责编:胡凌露
审核: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