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靠前监督 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开门红”

©原创   2023-04-20 10:52   程时亮


今年以来,阳新县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企业招工服务、群众就业稳岗、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用刀刃向内的精神持续提升和巩固当前良好发展态势,用守正创新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围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要课题,聚焦助企稳岗、创业扶持、政务服务等就业关键环节,紧盯稳就业、保民生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职能部门履职等情况,强化“靠前监督”,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一站式”监督。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岗位就业情况和企业稳岗难题,县纪委监委推进“点对点”一站式监督,发挥“室组区地”联动监督优势,建立动态监督机制,细化监督清单,明确职责分工,深入县经济开发区一线企业实地走访、明察暗访、座谈调研,准确掌握群众就业、企业稳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同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点对点”抽查核实,确保监督工作有账可查、整改情况有人跟进,让监督有的放矢、精准有效。督促职能部门出台《阳新县2023年关于稳岗留工促发展 助力首季开门红若干措施》,通过多项助企稳岗措施,采取“直补快办”模式,进一步减少申报审核环节,缩短企业申领时间,确保政策快速落实到位,并围绕企业缺工现状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活动25场,累计帮助县内74家规上企业达成就业意向4529人。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开展“嵌入式”监督。锚定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主动前移监督哨位,持续擦亮监督探头,发挥派驻“嵌入式”监督优势,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强化事前通报、事中接受监督、事后报告结果,督促服务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监督促进稳就业、保民生。派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紧盯重点群体就业难题,了解到重点群体关于“就业信息传递不畅”等诉求后,通过“接诉即办”监督工单,督促县人社局履职施策,精准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在派驻机构监督推动下,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政策服务,一季度累计完成新增城镇就业385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2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87人,失业率控制在3.43%。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畅通“互联式”监督。聚焦“稳岗就业”工作,端牢民生就业底线,以强监督重落实护航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落细。将稳就业保就业促落实情况列为年度监督检查一项重要工作,与县人社局党组协同发力,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主动服务企业。立足职能职责,督促县人社局高度关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靠前谋划,提早督促县人社局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就业见习等服务,积极对接企业、摸排用工需求,进一步拓宽岗位宣传渠道。紧盯人社部门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及创业贷款担保等主要职能,下沉一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审批等专项监督检查。用如沐春风般的温度和速行快动的力度端牢民生就业这条底线,锚定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为加快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和跑出阳新发展加速度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安定的‘压舱石’。我们将继续跟进监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守住群众利益,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阳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阳新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阳新县纪委监委明确监督重点,持续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全面督查在服务企业、服务就业创业人员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强化纪律作风,推动形成优服务、稳就业、促发展的干事氛围,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监督落实减税降费,强化就业稳工责任监督,助力阳新2023年首月财政总收入达6.6亿元,占阳新全年计划的11.8%,顺利实现“开门红”。

通讯员:程时亮

一审:马婷婷

二审:王珊

三审:黄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4/ca5ca57fab695594939e4b21c4458c2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