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村民不用出远门 村集体纯收入突破300万元 —— 碧庄村民“家门口”就业奔富

©原创   2025-08-19 14:49   倪胜林


18日傍晚,夜幕初垂,阳新县陶港镇碧庄村碧庄新村湾组的休闲广场上,欢快的音乐准时响起。王燕秋、袁玉珍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踏歌起舞,健身操队的欢笑声与稻田里的蛙鸣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乡村振兴的夜曲。

村民们的翩翩舞姿,见证着这座鄂东南村庄从“产业兴”到“环境美”的华丽转身。

“在村里的鞋厂下班后,跳操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村民王水花擦着汗笑着说。她身后,新铺设的透水路面蜿蜒伸展,与远处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从“产业兴”到“环境美”,碧庄村“两委”在党建引领下,蹚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支撑人居环境改善、以环境提升反哺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之路。随着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这座村庄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幸福密码”。

这场惠及全村210户、1000余人的美丽蝶变,依托产业积累的动能,始于“清洁家园”专项行动。

凭借产业带来的集体收入增长,碧庄村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改造村庄:拆除23处闲置破旧房屋和畜禽圈舍,新建6处村民休闲亭、1.5公里街道绿化景观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内新建的休闲公园、文化广场,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热门“打卡地”。

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样显著,门前铺设了3500平方米的透水砖,73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全村的夜色。

碧庄村有润阳碳素、鄂东银河、静脉产业园等数十家企业,年用工超300人,还配套有绿湖种植和2000多亩网湖水面产业,为村民提供了多元就业选择。

“产业红火了,大家更珍惜好日子,爱护环境成了自觉。村民自发认领房前屋后的‘责任区’,环境卫生考核优秀率从32%跃升至89%。” 村党总支书记王贤银说。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环境改善筑牢了根基。

“我月工资3000多,走路5分钟就能上班,农忙时还能兼顾农活。丈夫在村内跑运输,年收入15万元。” 在村内一家企业上班的柯巧云说,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在村里,像她这样“离土不离乡”的村民超过95%。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碧庄村集体纯收入突破了300万元,为建设富民强村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约记者:倪胜林 通讯员:刘中银  

一审:周子宸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508/7e1833ffa76ee2fff5d31e6ed86820cb.png